找到相关内容79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

    。也就是说,茶由禅兴,茶由坐禅饮茶到茶事融入佛事,列进宗门法规,乃至以茶作为密教供品,用以供佛斋僧。法门寺的茶供养、圆珍的“吃茶饭”,甚至赵州三呼的“吃茶去”,以茶作为妙传心印的载体,茶修禅修一体,...

    吴信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2764229.html
  • 覆清泉居士谈禅观修学

    亡者,慈心禅并非适切之行法,应以善行功德“回向”之法,其中之感应与福利,于经中记载甚多。此中,佛陀教导目连尊者以供佛斋僧之福,回利亡母之故事,为最著称者。   职是,仁者修持时,可依善法欲之不同目标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5879662.html
  • “蛇身”与“狐身”

    佛斋僧,那梁武帝更是常办斋僧及供佛大会,当时全国二十六万出家僧众,都受到武帝长期之供养。且武帝以国家政府的力量来护持佛、法、僧三宝,佛教可以说就成了梁朝的国教。   禅宗的大成就者达摩大师,是释迦如来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正信|持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0754112101.html
  • 「蛇身」与「狐身」

    皇上开示呢!  当今世上讲到「作功德」,除了古印度的阿育王之外,还有谁比得上梁武帝呢?若要比造塔盖庙,梁武帝是倾全国之力造八万四千塔寺,而若要比供佛斋僧,那梁武帝更是常办斋僧及供佛大会,当时全国二十六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0739659.html
  • 此延寿,非彼延寿——由《临终生西偈》的作者谈起

    沈铨家住钱塘(今杭州),同其妻施氏专心修持净土法门。曾请清照律师依《观无量寿经》绘画“九品往生图”。还出净资印施《般若经》,供佛斋僧,在径山、天宁等寺院建造大殿及佛像,一切善业功德均回向西方净土。沈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1973500.html
  • 「蛇身」与「狐身」----清泉

    开示呢! 当今世上讲到「作功德」,除了古印度的阿育王之外,还有谁比得上梁武帝呢?若要比造塔盖庙,梁武帝是倾全国之力造八万四千塔寺,而若要比供佛斋僧,那梁武帝更是常办斋僧及供佛大会,当时全国二十六万出家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2375094.html
  • 显明法师:《佛说孟兰盆经》讲记

    救倒悬之窘急。”   本经因缘发起在印度,到了中国梁武帝大同四年时,才开始做盂兰盆会,其意义有二:初发起时,本供佛斋僧,到了中国走了样,变成施鬼超度鬼神。在佛陀当年,目连出家动机纯为救母...

    显明法师

    超度|孝道|佛说孟兰盆经|显明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230753106.html
  • 南怀瑾:佛教的孝道思想

    解夏,可以到外面活动。就在这一天举行盂兰盆会、供佛斋僧,超冥济幽,乃是中国佛教依据佛典记载所形成的传统仪式,一般佛教徒都很重视这一天的法会活动。  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  可是,后来的外道,却...

    南怀瑾

    孝道|佛教|南怀瑾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90851500.html
  • 菩萨应化篇(下)

    告诉和王。和王出来一看,见这和尚与梦中所见一般无异,因此就呼家中眷属们出来拜见。眷属们炷香作礼,吃过茶以后,明师说: “大王庄田很多,可施苏州一庄为径山供佛斋僧,能获得无穷福报。” 和王也没有答应...

    煮云 撰 之斋 校

    |菩萨应化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15446641.html
  •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

    佛斋僧之际,  闻佛说法之后,迎娶之间,法与童女即现神通,变化殊胜,现出家相。   在此三种方式之外,如果真心要出家,假以时日,先度父母归敬三宝,也能如愿;如果出家意愿并不如何坚固,那就不用出家了。 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圣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0753021197.html